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事业单位招聘信息 > 高校招聘 > 招聘信息列表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24年博士后招聘

来源:今日招聘 | 发布时间:2024-06-24 12:35:25 |  访问:78

一、农业工程学科与农业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概况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学科于1958年创建,1986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998年农业水土工程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工学博士点;2000年农业机械化工程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农业工程一级学科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同年获批设立农业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8年农业工程学科为自治区重点学科,2016年认定为自治区首批“双一流”建设重点学科,2023年被遴选为自治区“一流拔尖”培养学科。农业工程学科以“助农业工程,强现代农业”为理念目标,服务于农业,需要综合考虑水、土、植(动)物、机械装备与信息等交互作用,使用最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从早期的铺膜点播技术、水土高效利用、草原荒漠化治理,到如今的动植物信息感知、黄河流域综合治理、饲草料智能装备的开发,始终服务于自治区战略任务。

农业工程学科根据自治区的“粮仓、肉库、奶罐、生态保护及能源基地”的定位,凝练了动物信息感知与智能装备研发、饲草料粘塑性力学特性与装备研发、黄河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及盐碱地改良和针对北方干旱寒冷农区秸秆资源化利用、节水保肥、土壤改良难题和农业固碳减排需求的农业资源化利用、农牧业大数据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方向,研究成果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目前,农业工程学科拥有7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和4个创新团队。现有教师56人,其中农业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目前站内共有导师有16人。学科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1人,占比91.8%(建设前62%);草原英才6人,自治区“32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3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自治区高等学校“青年科技领军人才”称号21人次,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1人。年龄集中在35~45岁之间有25人占总教师的51%,50%以上的教师毕业于985高校(建设前20%),16人具有境外学习经历。博士生导师25人,占教师数45%,硕士生导师32人,占教师数65.3%。

二、近五年农业工程学科建设及农业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未来规划

学科团队在理论研究与应用推广两方面均取得突出贡献,对于农业工程的重大理论问题等多方面有所创新,促进了多学科的相互渗透与综合发展。

近五年,农业工程学科引进引入博士17人,90%为国内985高校,2人被自治区认定为高层次人才。近五年共有9人次分别在《农业工程学报》等行业主流期刊担任编委,8人次在农业工程学会、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学会等一级学会中担任副理事长以上职务,11人次作为评委和裁判身份参加全国创新设计大赛、工程教育认证、学者论坛、职业技能大赛等国家级比赛。

近五年,学科教师主持项目88项,总经费为9032.5万元,其中“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3项、“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及专题6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36项。出版专著22部,一区论文30余篇,专利88项(发明26项),软著35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各1项;自治区青年草原英才1人成果转化及横向项目经费为2662万元;13名进入专家智库开展相关技术咨询服务。

近五年,学科成果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5项,二、三等奖各6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4项;2020年《计算机组成原理》获批国家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省部级一流课程18门,教学团队3个,思政示范课程1门;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先后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程、农业水利工程2个专业被遴选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在今后的发展计划中,内蒙古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计划每年招收博士后2~4人,在站博士后人数稳定在6人左右;在站博士后每年在国际和国内高质量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总数达到6篇以上;5年内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以上,主持或参与省(部)级项目6项以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获批率提高到20%以上。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不断地摸索中逐步建立和完善,作为内蒙古农业大学科研队伍的中坚力量,流动站将不断的开拓进取、锐意创新,致力于理论创新、人才吸纳、科研成果应用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各项制度和举措还需要进一步修正和补充,以确保全面实现规划中提出的发展计划目标任务,为更好地推动内蒙古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农业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招收条件

(一)热爱祖国,品学兼优,身体健康,无不良记录;

(二)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

(三)首站博士后申请者年龄应在 32 周岁(含)及以下,特别优秀或紧缺人才的年龄可放宽至35周岁(含)(内蒙古农业大学优秀博士人才评议指标体系得分>40分);

(四)符合农业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合作导师的博士后学术准入标准;

(五)全日制进站工作;

(六)在职进站研究人员以高校、科研院所教学科研人员为主。

四、申请程序

(一)联系合作导师

申请人联系合作导师(导师信息见学院官网),并将申请材料发送至合作导师邮箱,与合作导师达成初步招收意向。

(二)提交申请材料

合作导师同意后,申请人向农业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提出书面申请,申请材料及程序见学校人事处网站博士后专栏。

(三)逐级审批

农业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与合作导师对申请进入流动站人员的基本条件、思想政治品德、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发展潜质等进行全面考察,提交校博管办审核。经单位考察推荐和流动站审核通过且体检合格后的拟录进站人员,由校博管办在人事处网站公示5个工作日。

(四)签约进站

经公示无异议的拟录人员,登录“中国博士后”网站正式填报进站申请,并报内蒙古自治区博管办备案后签订工作协议,办理进站手续。

其他未尽事宜按照《内蒙古农业大学博士后工作管理办法(试行)》执行。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邓老师

联系电话:0471-6530905

E-mail: dengwg@imau.edu.cn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24年6月20日

 

推荐:更多内蒙古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24年博士后招聘 请关注 今日招聘官方微信公众号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 责任编辑:今日招聘 】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今日招聘"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今日招聘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今日招聘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求职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未经招聘网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工招聘信息及作品 | 招聘网版权所有 2007-2018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2895号

网站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178-14 公司招聘招人好网站,就在招聘网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浙B2-20080178-14